以下材料因热敏性、低剪切耐受性或特殊物性,不适合在密炼机中加工:
一、热敏性材料
低温硫化橡胶
氟橡胶(FKM)部分牌号在110℃以上提前交联,导致混炼胶结块报废。
硅橡胶(VMQ)高温下分子链断裂,强度下降(需开炼机低温混炼)。
含挥发性溶剂的材料
溶剂型氯丁橡胶(CR)密闭高温环境易气化膨胀,引发设备超压风险。
二、剪切敏感材料
材料类型 失效原因 替代加工方式
玻纤增强塑料 转子剪切力导致玻纤断裂(长度<0.5mm时丧失增强效果)
双螺杆挤出机
纳米粘土复合材料 高剪切破坏层状结构,丧失阻隔性
低速机械搅拌
热塑性聚氨酯(TPU) 过度剪切致分子量降解,力学性能下降30%以上
扭矩流变仪
三、特殊物性限制
高黏度未塑化材料:
门尼黏度>120的生胶(如硬质天然胶)因流动性差,导致转子扭矩超载停机。
金属粉末填料:
锌粉/铝粉在转子摩擦下产生火花,引发粉尘爆炸(浓度>40g/m³时风险剧增)。
四、工艺冲突场景
分段混炼材料:
需后加硫化剂的母炼胶(如NR/炭黑预混胶),若在密炼机中一次完成会引发焦烧。
浅色制品原料:
密炼机残留炭黑污染腔体,导致浅色EVA/硅橡胶制品色差超标。
关键矛盾:密炼机的强剪切与高温特性(150℃+),与热敏/剪切敏感材料的加工窗口存在根本冲突。